采訪 Stefanie Peters,諾曼艾索集團(NEA)管理合伙人兼德國聯邦政府國家氫能委員會成員(NEA集團負責人Stefanie Peters入職公司多年,目前是集團的管理合伙人,憑借在壓縮機技術領域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被任命為德國氫能源委員會委員,為德國提供氫能方面的專業建議。)

1.諾曼艾索集團(NEA)公司介紹,公司的使命?
Stefanie Peters:諾曼艾索集團(NEA)是一家家族企業,也是活塞式及隔膜式壓縮機的先進制造商,我們的壓縮機主要適用于氫氣以及許多其他工業氣體。公司于 1830 年在德國亞琛成立,目前已經在包括中國在內的10個國家建立了分支機構。如今有1230名員工正工作于我們在德國和美國的6個生產工廠以及21家工程和服務公司。
我們生產的壓縮機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化工、石化行業以及食品、礦產和能源行業。此外,我們的產品在氫經濟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它們被廣泛應用于綠色氫氣的生產與應用環節中。為了進一步拓展氫能業務范圍,我們于 2020 年將 HYTRON Energy & Gas 公司納入公司集團中,新的產品組合涵蓋了能夠生產綠氫的PEM 電解槽和 AEM 電解槽。我們現在可以提供從生產到壓縮再到應用的氫產業鏈的全套解決方案。
我們的使命是通過創新的解決方案為下一代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這也符合我們的公司歷史和經營理念。 諾曼艾索集團(NEA)是一家家族企業,我們也始終貫徹家族理念,也就是說,我們以企業家的身份負責任地經營公司,以保障員工及其家人的未來發展。當得知員工的第三代或第四代家庭成員仍在我們身邊并為公司創造價值時,我總是感到非常喜悅。
2.NEA公司如何與氫能技術結緣?在脫碳經濟中NEA將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Stefanie Peters:80 多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發展針對工業氣體和氫氣的壓縮技術,從那時起,我們有約70% 的壓縮機被用于氫氣的壓縮。甚至在 2015 年巴黎氣候會議為脫碳設定具有約束力的目標以及氫技術成為政治議程的重要議題之前,我們就已是氫領域里的專家。
脫碳推動能源系統向可再生能源方向轉換。只有不斷完善Power-to-Gas(電轉氣)的基礎設施,從而創建高效的方案來解決氫的儲存、運輸和應用問題,才能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的潛力。我們的解決方案覆蓋了Power-to-Gas(電轉氣)基礎建設的方方面面,使用我們的電解槽,可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綠氫,然后使用我們的壓縮機可將氫氣壓縮至適合運輸及應用的壓力范圍,在應用層面,我們活躍于氫能運輸領域,為汽車、卡車和公共汽車提供加氫站設備以及燃料電池系統,從而提高系統里程數。
3.如何看待中國碳中和的氫能工業發展?
Stefanie Peters:中國的國家領導人在 2020 年 9 月的聯合國大會上承諾中國要在 2060 年實現碳中和,這對我們,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而言都是好消息。這一承諾意味著中國將更加重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Power-to-Gas(電轉氣)基礎建設和氫技術的發展。
我認為中國“十四五”規劃中描述的“現代能源體系”為綠氫的生產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并將綠氫的生產與現有的可再生能源相互關聯。在中國南部和東南沿海地區大力發展風電與核電的同時,西部和西南地區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來推動水電站的建設,而中國北部地區同樣享有良好的地理條件來發展太陽能和風能。因此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國可以實現多樣化的分布式生產。
在我看來,中國現在需要一個高效能的電解產業以充分利用“現代能源體系”的潛力并將可再生能源轉化為綠氫。我認為中國電解系統的布局和德國應是相似的,分布式生產是一個明智的解決方案,因為可再生電力的生產分散在全國各地。因此,中國應不斷推動擴大電解行業的分布式市場。
4.NEA的氫能技術優勢是什么?如何在中國推廣?
Stefanie Peters: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們已經從產品和系統供應商發展成為解決方案供應商。在Power-to-Gas(電轉氣)業務中,僅僅交付單個設備是不夠的。相反,它需要可行性研究、項目和方案開發以及氫價值鏈中各個單元的設計和優化。 NEA 集團現在可以通過其高度專業化的團隊提供完整的項目方案。例如, NEA GREEN 專門從事咨詢業務,并可以落實方案以及提供Power-to-Gas(電轉氣)的設備與可再生能源的對接方案。此外,我們設計的Power-to-Gas(電轉氣)系統針對每種應用場景進行了優化,并適應了各自的邊界條件。比方說,Power-to-Gas(電轉氣)系統由壓縮機、電解槽和多個儲罐組成,我們將使所有組件都得到最佳的匹配,實現一個可靠且高效的電解-壓縮集成系統。
NEA 集團正計劃在廣東省推廣Power-to-Gas(電轉氣)設備,以展示氫經濟的相關技術。我們將與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在佛山落地。通過使用 PEM 電解槽(質子交換膜電解槽),我們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綠氫,并通過活塞或隔膜式壓縮機,將綠氫壓縮至不同應用場景(氫能轎車、大巴等)所需的壓力范圍。
5. NEA集團在中國的計劃和目標是什么?
Stefanie Peters:我們認為氣候變化是全球性的挑戰,只有通過跨地域的合作才能應對。 這也是我們從2021年7月開始與佛山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合作的初衷。 作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廣東-亞琛綠色能源中心將在NEA 集團的牽頭下于2022年底建成。 該中心的目標是在廣東省將研發的脫碳技術轉化到工業和場景應用。 作為氫能源全產業鏈(從生產到壓縮、存儲到應用)解決方案的供應商,NEA 集團會以最佳的方式貢獻其專業知識。
從長遠來看,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我們在中國的解決方案為中國的經濟脫碳做出積極貢獻,從而實現 2060 年碳中和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