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北清環能率先發布了2021年三季度業績報告。根據三季度報顯示,公司2021年1月-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2.58萬元,同比大增150.49%。受此影響,10月15-20日,北清環能連續四個交易日保持上漲,漲幅分別為4.83%、1.79%、2.15%和3.97%。
但從其2021年7月-9月單季度數據來看,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99.31萬元,這也意味著,北清環能在第三季度實際上是虧損的。
對此,北清環能相關人員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三季度虧損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供暖業務是2020年11月并購納入上市公司合并報表,而熱力業務由于受供暖季影響,7月-9月是沒有收入的,只有成本費用支出。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3.72%
根據北清環能三季度報顯示,北清環能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99.3萬元,同比增長-3432.28%。
據記者了解,此前北清環能2021年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08萬元,同比增長168.67%;二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4.0萬元,同比增長-77.24%。這意味著,北清環能不僅是三季度虧損,并且從全年的經營情況來看,其凈利潤在持續下降。
對此,北清環能相關人員表示,公司三季度虧損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供暖業務是2020年11月并購納入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熱力業務由于受供暖季影響,7月-9月沒有收入,只有成本費用支出,并且相關現象為公司業務正常經營所導致,尚不需要調整變化。
北清環能在2020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13萬元,扭轉了此前2018、2019年連續兩年的虧損,并于今年3月1日撤銷了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北能”變更為“北清環能”。
9月5日,有機構對北清環能的2021年度業績做出預測,預測其2021年凈利潤1.04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30.44%。
目前北清環能2021年1-9月已實現了營業收入3.38億元,同比增長233.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2.58萬元,同比增長150.49%。“主要為公司2020年重大資產重組收購北京新城熱力和北控十方等新增業務所致。”北清環能相關人員表示。
據記者了解,北清環能目前營業收入主要分為環保和供暖兩個部分,其中供暖收入占53.38%,環保收入占45.88%。
部署碳中和,碳減排指標增量可觀
據悉,北清環能專注于城市有機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利用、生物質能源產業,已實現在國內十余個城市有機質垃圾無害化處理、垃圾填埋氣利用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
對于未來發展,北清環能相關人員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將植根以能源為導向的民生環境服務產業,做大做強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業務,重點戰略規劃包括: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業務進入國內行業頭部,加速在國內省會及重點城市業務布局,提升市場地位、取得規模優勢;以“碳中和”理念為引領,在餐廚廢棄物資源化業務規模基礎上,擴大工業混合油脂生產銷售規模,綜合利用公司技術、品牌、信用等方面優勢,取得行業定價能力,同時積極參與國家“碳達峰、碳減排”戰略,加大公司存量及增量項目碳減排指標開發利用,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中實現公司健康成長。
時至今日,碳中和這條熱門賽道已備受資本和投資者關注。此前,已有投資者向北清環能詢問其撫順項目相關進展以及是否享受國家碳排放指標。北清環能在回復中表示,公司撫順項目在營運中,不享受國家碳排放配額指標,屬于自愿減排項目,可獲CCER指標。
據了解,2021年6月,北清環能下屬子公司北控十方與常州榮碳新能源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簽署了《碳資產轉讓協議》,并且其下屬各項目公司于2021年9月30日分別與CCER領域專業咨詢公司簽訂自愿減排項目技術咨詢服務協議,擬將下屬公司現有的13個項目在中國國內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機制下開發成為自愿減排項目,產生的核證自愿減排量參與國內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
對于現有碳資產儲備情況,北清環能相關人員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現有的碳資產儲備項目主要是垃圾填埋氣項目和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結合濰坊項目CCER項目備案指標,同時根據公司項目規模和服務時間推算,預計待開發的存量碳減排指標達數百萬噸,隨著新增餐廚業務的拓展,公司后續每年碳減排指標的增量也將非常可觀。
(圖片來源:veer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