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來說,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
——蘇霍姆林斯基
如同上面這句名言所述,每一個人總是在給予幫助的時候,收獲最大的滿足與快樂。而這份美好,在卡特彼勒基金會成立逾半個世紀以來,通過捐款、員工及親友的志愿活動等方式,在這個美麗地球上不曾間斷地傳遞著。
在2015年9月,卡特彼勒基金會在中國啟動了“全球志愿月”的系列活動,旨在鼓勵卡特彼勒員工及親友更多地參與回饋社區的公益活動,為改善社區生活條件做出積極貢獻。
活動期間,卡特彼勒在北京、天津、青州、徐州、江蘇通州、蘇州、無錫以及上海多地員工志愿者開展了多種公益活動,其中包括環境清潔、公益林養護、公益義賣、籌款捐助以及照顧特殊兒童和弱勢群體家庭等,從環境可持續性、獲得教育的機會和人類生活基本需求三方面支持社區發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了解其中的美好故事。
“為你裝扮為你鬧,逗你開心逗你笑!”
今年9月9日,卡特彼勒(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14名志愿者迎著朝霞來到了位于北京市大興區的希望之家,陪伴照顧在這里接受救助的孤殘兒童。志愿者希望自己的陪伴能讓孩子們感受到更多關愛,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救助孤殘棄嬰的希望之家成立于2000年10月,是卡特彼勒(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多年以來一直關注和提供公益支持的對象,由員工自發組織的公益慈善委員會每年都會組織多樣的活動,包括籌集善款和物資以及親自探訪等,為那里的孩子送去溫暖和希望。
“盡微薄之力,傾聽純真的心。”
卡特彼勒(蘇州)物流有限公司員工志愿者及家屬攜手蘇州小紅帽義工協會,與蘇州吳中福利院的15名孩子們在東太湖生態園開展了戶外活動。
蘇州吳中福利院的孩子們因為身體情況特殊,所以很少外出,生態園中的田園風光令他們激動不已,各個角落都留下了孩子們歡樂的足跡。
志愿者帶著孩子們來到事先準備好的休息場地—臨湖的一大片草地。其中一批志愿者陪伴著喜好安靜的孩子們在帳篷里休息、聊天、畫畫、折紙;
另一批志愿者則帶著孩子們嬉戲、跳繩、踢球。
促成本次活動的是蘇州市小紅帽義工協會的成長伙伴組,協會成立于2004年10月,是一家民間自發組織成立的非營利公益團體,救助對象是國內福利院依法養育的孤殘棄嬰,愛護并引導福利院孩子成長,幫助他們更加積極樂觀地面對未來。
迎著早晨的朝陽,伴著和煦的微風,孩子們手中的向日葵風車歡快地旋轉,映襯得志愿者與孩子們的笑容更加燦爛、幸福。
“希望種子”
來自卡特彼勒北京辦公室11個業務部門的員工志愿者與他們的親友們,一起開展了對卡特彼勒基金會公益林的秋季養護活動。
卡特彼勒基金會公益林是2011年由卡特彼勒基金會啟動,攜手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贈與亞洲合作開展的公益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在北方重點造林地區以及太湖周邊區域種植樹木,建立綠色屏障從而保護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
自2011年以來,每年都有卡特彼勒遍布中國各個地區的志愿者積極參與春季的植樹造林。在秋季,對于有養護需求的地塊,當地志愿者也會積極參與到公益林的養護中去。到2015年底,該項目累計種植樹苗超過300,000株。
這部分公益林是2012年由卡特彼勒志愿者們親手種下的,3個年頭過去了,在志愿者們的持續努力下,小樹苗茁壯成長,為當地的生態環境、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發揮積極的貢獻。
“最不一樣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位于江蘇省南通市的卡特彼勒(通州)有限公司的志愿者,帶著溫暖和愛心來到93歲退伍老兵的家,耐心聆聽他講述自己參加抗日戰爭以及在海門拯救美國飛行員盟友的經歷。
此外,志愿者們也看望了患有肌肉萎縮疾病的14歲男孩, 為這個無法走路,也沒有機會到學校讀書的孩子帶去新衣以及他們的關懷。
在中國發展40年來,卡特彼勒員工一直踐行回饋社區的承諾,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以支持所在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懷抱這樣的初心,在過去五年里,來自卡特彼勒中國的3000多位員工以及1000多位親友們都參與到各項志愿活動中。在未來,志愿者的行動不會停下,而是更多、更深、更廣泛的去身體力行,讓可持續進步成為可能。
責任編輯:丁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