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石油天然氣行業并購交易再現低迷,較之2018年暴跌30%,全年交易僅有388筆,是2006年以來最低水平,甚至低于2009年金融危機時期389筆交易紀錄。
交易的需求與原油價格掛鉤,原油價格一直是過去五年來最動蕩的資產之一,因為它受到地緣政治動力的供應沖擊和宏觀經濟信號的影響。
在這388宗交易中,累計規模僅有2,516億美元,按美元投資計算,同比特氣網下降34%,是過去五年中最低的。
面對公眾對氣候變化意識的日益增強,全球油企正面臨來自股東的前所未有的壓力,以證明長期化石燃料項目的可行性。
Permian的“淘金夢”
盡管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意識到能源轉型的必要性,但該行業絕不是一夜之間就可以放棄的。西方石油公司以544億美元(包括凈債務)收購阿納達科(Anadarko),是該年度最大的交易,這得益于該公司在Permian盆地中的資產,該地區現在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油田。
這筆交易幫助提升了美國在2019年最活躍的油氣并購市場中的地位。全年有190筆針對美國資產的交易,占全球交易量的近一半(49%),總價值1579億美元,近三分之二(63%)全球價值。其中大部分交易是國內交易(156筆交易,價值1402億美元),包括當年最大的兩筆交易。
橫跨得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Permian盆地幫助美國超過了俄羅斯,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美國能源情報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估計,美國在2019年每天開采超過1500萬桶石油,高于沙特阿拉伯的1200萬桶。
Permian的大部分生產仍由較小的運營商控制。大型油氣公司是否爭奪這些資產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商品價格,但也越來越多地受到ESG的關注,因為壓裂對環境的影響仍然存在爭議。
可再生能源
氣候緊急情況也引起人們對可再生能源的關注。像Engie這樣的公用事業公司一直在積極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但是,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也在尋求將戰略轉向擺脫化石燃料的領域,從而也開始涉足可再生能源領域。
特別是歐洲石油巨頭一直在關注和投資可再生能源資產。例如,殼牌公司和道達爾公司都參與了荷蘭公用事業公司Eneco的銷售過程,該公司參與了整個歐洲的太陽能,水電,風能,生物能和清潔項目。最終,三菱和日本中部電力公司在11月以48億美元(包括凈債務)成功收購了該公司。
不僅在2020年,而且在未來幾年里,有可能預示著進一步的活動,道達爾和日本企業集團丸紅在1月贏得了聯合競標,以在卡塔爾開發800MW的太陽能發電廠。對于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來說,大規模的開發是首例。太陽能和陸上風電成本的下降意味著它們現在是最便宜的發電來源。單單這個事實就表明,并購活動將長期集中在哪里,而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可能會越來越多地參與其中。
巴西拍賣失敗
去年該行業最大的事件之一是全球石油巨頭對巴西大肆宣傳的海上石油儲量生產權拍賣缺乏興趣,據估計,這些儲量高達80億桶原油。但是這些深水區塊將需要大量的長期投資,并且考慮到能源向清潔燃料的過渡,全球石油巨頭的資本更加嚴格。
未來對巴西石油儲備私有化的興趣將決定巴西能否保持關鍵的并購市場。2020年1月,美國能源部長Dan Brouillette在進行正式國事訪問時表示,在競標規則過于復雜之后,美國愿意支持巴西優化其拍賣程序。
另一方面,由國家支持的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成功出售了天然氣傳輸網絡Transportadora Associada de Gas(TAG)90%的股份。法國公用事業公司Engie和加拿大養老金魁北克投資公司以8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這些股份,使得巴西在2019年成為在交易金額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高國家(128億美元)。
油價暴跌
頁巖氣資產的下行周期正在對行業的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在2015年和2016年北美石油勘探與生產公司由于油價暴跌而產生的第一波破產浪潮之后,這種情況在2017年和2018年趨于穩定。然而,在2019年,此類公司倒閉的事件估計達到42起,這是2018年最后一個季度大宗商品暴跌的后果。2019年,石油和天然氣投機級債券的違約率也最高。
盡管2019年大體上是積極的,但是2020年第一個月,原油價格下跌約15%,這在當時被認為是30年來最大的一月下跌,然后在2月份進一步下跌。然而,3月由于減產協議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沙特阿拉伯宣布降價增產導致原油價格暴跌,被稱為“史詩級暴跌”,降幅逼近30%。
該行業將來的任何交易都將不僅受到原油價格的限制,而且還將考慮碳密集型能源的長期生存能力。
文章來源:電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