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濟南冶金化工設備有限公司在清華大學舉辦《基于焦化余熱高效回收的能量流網絡集成技術開發及應用》發布成果評價匯報會,此次匯報會由中國金屬學會對濟南冶金化工設備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唐鋼美錦(唐山)煤化有限公司共同研究開發的基于焦化余熱高效回收的能量流網絡集成技術開發及應用進行科技評價。會議邀請殷瑞鈺、袁晴棠、費維揚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國內該行業的專家參加。
會上,濟南冶金化工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登富致辭,清華大學教授從成果完成技術情況(背景目的、研發情況、工程概況、前景應用)、科技成果查新結論進行匯報,唐鋼美錦有限公司相關負責同志作用戶使用報告,隨后專家組認真審查全部相關評價資料并進行討論研究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技術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議總結提高,加大推廣應用。最后,王登富致答謝辭,對各位院士、專家和合作方表示感謝。
據了解,濟南冶金化工設備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冶金化工設備、煤化工裝備、壓力容器設備的專業化生產企業。用戶遍布全國三十多個省市,產品出口俄羅斯、伊朗、巴西、印度等十多個國家。公司聯合國內十幾所大學(清華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大連理工、齊魯工業大學、山東鋼鐵)形成產、學、研聯合體,擁有專利96項,發明專利32項,基于先進技術開發出多種新產品,為企業實現轉型提供技術支持。
導熱油上升管余熱回收及高效利用成套技術,是由濟南冶金與清華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唐鋼美錦煤化工公司合作研發的,項目共獲專利5項。2021年2月,導熱油上升管余熱回收及高效利用系統在唐鋼美錦煤化工公司全面實施后,替代了粗苯管式爐、導熱油爐和蒸氨使用的蒸汽,構建了高效的能源循環網絡,實現了化產用能的余熱化,余熱利用效率高達99%以上,比蒸氣余熱回收利用效率高32%。目前該系統生產運行穩定,自動化程度高,經濟效益顯著。初步測算每生產一噸焦炭可降低煉焦工序能耗10.51公斤標煤,減排二氧化碳37.5公斤,年可實現經濟效益4942萬元,投資回收期為1.18年。
該項目是焦化降低污染、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措施,將為企業贏得經濟效益,為社會降低污染,為企業的未來發展贏得競爭力,成為碳排放新規則下焦化技術的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