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能源政策明確表明了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意圖
這迫使美國煉油商謹慎行事,以維持運營
這也導致了美國煉油產能的大量損失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油價網11月21日報道,柴油短缺背后的一個未被報道的因素是,自疫情開始以來,美國煉油能力的大量損失。今天本文將討論導致這種損失的因素。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近公布的數據,在疫情暴發之初,美國煉油企業切實可行的煉油產能為1900萬桶/天。這是EIA有史以來報告的最高數字。
到去年12月,這一數字降至1790萬桶/天,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損失了110萬桶/天的煉油產能。
這是許多人需要幫助理解的關于煉油的事情。這是一個盛衰交替的行業,而這些煉油廠沒有預言未來的方法。當它們獲得巨額利潤時,就會被廣泛報道,但它們也經常遭受巨額虧損。
美國的能源政策已經明確了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意圖。如果你是一家預計將出現數十億美元虧損的煉油廠,而你需要大量投資以保證煉油廠的安全運營并遵守法律,那么你很有可能直接做出關閉的決定。
有兩個極好的信息來源可以詳細說明哪些煉油廠關閉了,以及它們關閉的原因。首先是EIA。
在今年夏天期間,EIA報告稱,美國煉油廠產能在2021年連續第二年下降,其間他們討論了2021年關閉的主要煉油廠之一。他們還展示了近年來美國煉油廠產能變化的圖表。
但本文作者最近偶然發現了一個更詳細的資料。在一條推特帖子中,路透社石油和能源記者勞拉·薩尼科拉強調了從疫情開始到今年6月關閉的個別煉油廠。她報告了9家煉油廠的關閉情況,但關閉原因是一致的。 由于疫情導致需求減少,大多數煉油廠都關閉了。
但是,這些煉油企業不是賺了數十億美元嗎? 這難道不是讓這些煉油廠繼續運營的理由嗎? 關于這一論點有兩點需要說明。
首先,作為一家煉油公司可能會賺上數十億美元,但單個煉油廠卻可能持續虧損。我們已經看到這種情況在美國東海岸的煉油商身上發生了很多,他們無法從美國頁巖油熱潮中獲得更便宜的石油。 他們不得不繼續在國際市場上采購原油,這使他們處于競爭劣勢。
其次,目前煉油企業的利潤只是一個瞬時影像。如今,美國對石油的需求已經基本恢復。事實上,美國對餾分油需求已經恢復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但是,這些煉油企業正在規劃未來。他們正在研究石油產品的長期需求預測。這些預測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化石燃料需求將不斷下降。因此,他們不想投資數十億美元,因為這可能需要10年或更長時間才能收回投資。
簡而言之,這就是為什么美國正在失去煉油能力。美國需要在能源政策上做出一些改變來解決這個問題。
文章來源:油價網